近日,位于青岛平度市的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传来最新进展:这座总投资50.7亿元的产业园已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2月实现试生产。
作为入选山东省、青岛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的标杆工程,该项目自启动便备受瞩目,其宏大体量与前沿定位,预示着其在区域产业版图中的关键角色。
项目全面投产后,这里将崛起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端铸件及车桥系统研发生产基地。
城市心观察第1065期
公开资料显示,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由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达50.7亿元。该项目定位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旨在打造百亿级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助力区域制造业升级,并逐步发展成为引领区域新材料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创新高地和行业龙头。
作为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该产业园选址青岛平度市田庄镇,自去年3月开工以来,建设进程始终稳步推进。今年5月,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6月已开始大规模设备安装调试。当前,项目已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向投产目标全力冲刺。
依托汽车车桥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撑,项目将构建起涵盖汽车零部件创业孵化器、加速器及商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在核心产能布局上,园区主要建设4条5万吨产能的铸造生产线,其中新建设2条5万吨产能的铸造生产线,锻造生产线、机加工生产线、装配生产线,搬迁建设2条5万吨产能的铸造生产线,机加工生产线、装配生产线等;同步建设生产车间、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园区河道改造治理等配套设施,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根据最新施工计划,这座兼具业态创新性、强带动能力与广阔市场前景的重大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2月迎来一期试生产。
实际上,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其50.7亿元的巨大投资体量上,更在于其创新的产业形态、强大的区域带动效应以及广阔的市场潜力。
据了解,待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可观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预计可年产汽车、农机、工程机械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铸件20万吨,同时实现半轴前轴55万件、主被动齿轮20万套、前桥总成15万套的产能输出。
在此基础上,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贡献税收2.5亿元,并提供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的落地,承载着青岛深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双链融合的战略使命。作为今年省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其所处的智能装备领域,正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重点突破发展的5个新兴产业之一。
通过“研—产—销”的一体化布局,项目将有效补强青岛在商用汽车、农业机械、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链短板。
待全面投产后,这里将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高端铸件及车桥系统研发生产基地。
尽管距离正式投产尚有数月之期,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呈现出“未启先热”的强劲势头,获得多家国际巨头的青睐。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拿下了戴姆勒等国际车企新能源车车桥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资质,还与库卡机器人、ABB等全球工业智能制造巨头达成合作,推动机器人核心铸件的国产化替代。
而随着装饰装修工程的持续推进,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正按既定计划向年底试生产的目标稳步迈进,其后续的顺利投产与产能爬坡,将是衡量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关键节点。
网上配资知识网首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